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41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三六九龄加书签

三六九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奇热小说网qrxs.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老四,卖……卖墨了,”卫景川兴奋得犯结巴了:“十十十……”◎

刘婆子撇着薄薄的嘴唇说道:“打听出来了,听说他二婶子从她娘家嫂子那里要了一贴专门生小子的药,为了这药方子,这才把巧姐儿许给他娘家侄子的。”

为了打听这事,她跑了好几家呢。

孟氏惊道:“这……不会吧?”

“怎么不会,”刘婆子剔着牙:“张大宝他姨的小姑子她婆婆上个月赶集遇到他婶子的嫂子余氏了,那余氏亲口说的,说苏家都在选日子来娶巧姐儿了。”

孟氏“唉哟”一声:“这不是坑死巧姐儿了,他二叔这个闷葫芦,怎么都不跟咱们说一声。”

她想着这件事是卫长河两口子商量好的,孟氏在心中不住地埋怨他:苏家那儿子是咱老卫家的女儿能嫁的吗?糊涂啊。

“谁说不是呢。”刘婆子心疼地道:“苦了巧姐儿了。”

孟氏忽然数了数手指头:“刘妈你说他二婶子怀了几个月了?”

“说是四个来月,”刘婆子在肚子上比了一圈:“可显怀了。”

“这么算着她回她娘家那边之前不就怀上了?”这事孟氏有经验,她都生四个了:“都怀上了吃了她娘家嫂子的药能生儿子?”

这一下把刘婆子给问懵了:“哟,叫你这么一说还真是。”

两个人又咬了会儿耳朵,各自安歇。

夜里卫景平起来方便,惊醒了卫景英,他拍了拍幼弟的肩膀:“我白日里把苏大柱打的不轻,他家要是闹起来,会碍着你考秀才吗?”

卫景平顶着朦胧的睡眼笑笑:“不会的二哥。”

下次见了多打两下,让那个小癞子知道什么叫惹不起的卫二哥。

他进去白鹭书院的头一个月就去藏书阁翻了一遍大徽朝上林县的律法书,上面说像苏大柱这样私下里对卫巧巧说三道四的,可归为“调戏妇女”行为,要是苦主一纸诉状告官去,苏大柱就得被绑到衙门里扒下裤子来打棍子了。

不过这么一来就坏了人家闺女的名声,因此甚少有人真的去告官,像上林县这样武人家多的,多半有仇当场就报等不到写状子告官,真遇见这么个不要脸的,撸袖子打一顿扔家门口就完事了。

县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打架在上林县那还叫个事儿,昨天见今天见明儿还有,就跟上街吃个早饭一般平常,只要不出人命,谁都懒得过问。

……

一早,卫景平从校场回来,吃过饭就去了墨铺:“老姚,咱们开张有一个半月了吧?”

姚春山正将各色墨模里的小墨块取出来,成形的个个形状精巧,墨色黑润,用指甲叩之,声响清脆。

这部分小墨块除了外形并没有花样,全部取出来之后,约莫有百来个。新制的墨模比这些又大了一倍,才装上新捶的墨烟没多久,摆在了先前的竹架上让其风干。

“正好一个半月。”姚春山说道:“外头的半日师,也开了一个半月了。”

“老姚你算过这一个半月,外头的半日师花费的墨和茶水费了吗?”卫景平问。

姚春山摇摇头:“这我可不会算,前个儿你大姐过来,给我记了个东西,你瞧瞧。”

他拿了一张纸片给卫景平看,上面是卫巧巧画的“画”,毛毛躁躁的写意派,但不妨碍一目了然,一个画的正是这一个半月来为开办半日师用去的墨量,估算大约是一锭墨的三分之二不到,另一处画了一大桶水,还有半包茶叶,这应该是一日供应出去的茶水量,还有三刀宣纸。

原来卫景英和卫景川总是偷懒,动不动就把卫巧巧叫过来替工,他们好溜出去玩。

卫景平算了算,这期间开办半日师花费的大概有二两半左右的银子,他道:“老姚你再写个告示贴出去,打明儿起,咱们不再提供墨了。”

“不再供墨和纸张了?”姚春山一脸疑惑。

卫景平:“嗯,不再供墨了,要是谁还愿意当半日师的,就自己带墨和纸来吧,茶水照旧。”

姚春山似懂非懂:“我就简简单单写个不供墨、纸了?”

卫景平:“嗯简单说明了就好。”

想了想他又道:“贴好告示之后把咱们这些成形的墨块儿摆在门口,让人进门一眼就能看见,”他拿起一个小葫芦墨块:“以后这种分量的卖60文钱,要是有人要在上面雕字或者要别的花样的,开价100文。”

“60文够本,”姚春山一一记下来,见天色不早了,催他道:“快上学去吧。”

卫景平赶紧走了。

温之雨主讲的四书之一的《论语》结课了。顾世安又开始一轮冷不丁抓人去他的草庐里背诵,抽的全是冷僻、犄角旮旯里的东西,最容易忽略和遗忘的,时不时有蒙童们抱着被打肿的手掌哀嚎着归来,哭哭啼啼的,一片渡劫失败的衰象。

“卫四卫四,”卫景平从顾世安德草庐里出来,以潘逍和傅宁为首的蒙童就围了上去:“挨打了吗?顾夫子打人忒狠。”

视线齐刷刷去看他的手:“咦,卫四你没被打手板啊?”

“没,没有。”卫景平小声道:“顾夫子说我皮糙肉厚,打了也没用,就让我明天一早再来找他背诵一遍。”

蒙童们又齐齐地倒抽了一口凉气,一般这种情况会打的更狠,谁也没提醒他,只哗啦一下作鸟兽散一般跑开了。

卫景平:“……”

这是神马意思。

顾世安没打他的手板,难道不是因为他背诵得太流利了吗。

《论语》一结束,温之雨就急吼吼地给他们加了做文章的课,再一次上课就提问:“卫景平,你来说说什么科举文章?”

为什么揪卫景平来回答,因为这天他迟到了,温之雨非常不高兴。

白鹭书院没几棵会念书的好苗子,没多久之前他才肯承认卫景平算一个,今天这小子竟然也跟着混日子的武双白一样来晚了,可见最近有多不上进。

卫景平准备过,他开口似背诵一般答道:“科举文章也叫做‘经义’,经义试士,自宋神宗始行之。神宗用王安石及中书门下之言定科举法,使士各专治《易》《诗》《书》《周礼》《礼记》一经,兼《论语》《孟子》,初试本经,次兼经大义,而经义遂为定制。”

他一口气没歇,照本宣科答了出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奇热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亮剑
亮剑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都梁全本52万字

枭雄1990
枭雄1990

【放眼世间皆棋子,莫问谁是落子人。】前世陆野轻信身边人,落得惨死狱中下场。回到1990年,面对时代的浪潮,他起于微末,一路披荆,却不似少年郎意气风发。醒掌天下事,睡卧美人床。看陆野如何成为一代枭雄,执棋对弈成为那落子之人。

落笔生连载478万字

大逆转1906
大逆转1906

历史的车轮过来了!过来了!逆转国势,碾压列强,开疆万里,复兴中央之国……一切从1906年开始!何谓王道?...

神圣智狼连载437万字

抗日之侦察连长
抗日之侦察连长

杏子举起了枪,对准辛苦:“说,你到底是什么人?”辛苦轻轻一笑:“新四军侦察连长,”杏子:“你骗得我好苦啊,骗我者死——”猛地扣响了扳机,菲菲扑向辛苦:“快躲开,杏子真开枪啊,”子弹射进了菲菲的后背,袁芳对准杏子开了枪:“去死吧,你这个狠毒的女人”······

风一声连载172万字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谷扇连载47万字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言情连载